现在这个社会,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,一些被老人说是专属他们的病症,也有了倾向于年轻人的趋势,比如骨质疏松病症。试想一下,如果家庭中40岁的青壮年突然倒下,那么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可想而知。
上周奶奶过生日,一家老老小小的都回了趟家。刚进家门就听到老一辈的家人直呼“可惜啊可惜”,放下包我也坐在了旁边。我妈说邻居王叔叔上个月去世了,听到这里我立马想起了这让一家老小怎么活。王叔叔今年40有余,大儿子上初中了,小儿子也是刚上小学,王叔叔的妻子在村里打零工,正是需要王叔叔挣钱的时候。
现在天热,王叔叔为了一家人的生计,四五点钟就起来去劳务市场找活干。据说当时有一辆渣土车,可能也是觉得早上太早,开得有点快,王叔叔其实只是被车带起的风刮了一下,就摔在了一旁的草地上。当时王叔叔就觉得腿疼得厉害,想站起来更是难受。大车司机下来询问王叔叔的情况,把王叔叔送到了医院。医生检查后说王叔叔是骨折,医生解释其实王叔叔的骨骼非常脆弱,不像是这一次摔倒的缘故。了解到王叔叔的平时饮食情况后,才知道是跟桌上的咸菜有关。
厨房2种调料,正在偷偷“挖空”你的骨骼,炒菜时少放
1、食盐
像是我们北方人就普遍重口味,不管是平时在家还是外边的饭馆都会放过多的食盐。像王叔叔这样,是为了节省下饭钱,每天给自己的孩子炒菜,自己就吃些咸菜加馒头。长期摄入食盐过多,钠离子在参与人体分解时会结合钙质,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,诱发骨质疏松。
2、鸡精
其实鸡精就是味精加入一些调味料之后制成的一种复合调味剂,其本质还是谷氨酸钠。我们平时在炖肉中会加入鸡精,鸡精会抑制某些腺体分泌激素,这些激素会进一步影响到骨骼的发育。家里的小孩摄入鸡精过量的话还会发生味觉的钝化,影响大脑的发育。
做好2件事,提高骨密度,骨质疏松不攻自破
一、补充骨骼营养
骨骼在我们的身体起着承担人体运动和防护等诸多功能,健康人群的骨骼非常坚硬,相当是人体的“守护神”,但是30岁以后的人群随着骨量的流失就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,因此骨科医生建议日常还是要增加骨骼营养素的补充,一方面有利于骨钙的生成,促使骨密度指数提高。另外还能将我们体内有利钙质转化为骨钙,帮助骨骼更加健康。

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发展俨然是快节奏的,一些上班族一整个白天都呆在室内很少见到日光,其实这对身体的健康很不利。因为日光照射可以加强骨骼的坚韧度,有空要多出去晒晒太阳,可以促使更多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加强对钙质吸收,增加骨量值,使得骨骼更坚实更健康。